青虾(河虾)养殖技术 青虾又称河虾、沼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青虾在我国的分布较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均有分布。它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河、池、沼中,以河北省白洋淀、江苏太湖、山东微山湖出产的青虾较**。 青虾喜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 沟渠沿岸浅水区或水草丛生的缓流中,白天蛰伏在阴暗处, 夜间活动,常在水底、水草及其他物体上攀缘爬行。由于近年来对虾病害严重,世界对虾产量剧减,国际和**转而对淡水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发展青虾养殖大有可为。 *二节 形态结构及生态习性 一、形态结构 (一)、外部结构 青虾的外形.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整个体形呈长筒状全身覆盖有主要由几丁质和石灰质等组成的甲壳(因其甲壳有保护内脏固着肌肉这种类似骨骼的作用故称甲壳为外骨骼)。 1.头胸部:青虾头和胸*愈合因而头部和胸部合 青虾 称为头胸部。头胸部的甲壳称为头胸甲其前端*向前延伸成一尖锐额角长度约为头胸甲的3/4~4/5。额角上缘较平直上边有12~15个齿下边有 2~4个齿.头胸甲的两侧有2个齿。头胸部前方有一对复眼复眼的眼柄可以自由活动。头胸部分为13节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各节各有一对附肢。头部附肢分别分化为**和*二触角(分别称小触角和大触角)大颚**和*二小颚。触角为嗅觉和触觉器官。其长度可**过体长。 2.腹部:覆盖在腹部上的甲壳称腹甲。腹甲保持分节状态。腹甲之间以及头胸甲与腹甲之间以柔软的几丁质膜相连。 3.体色:青虾体色呈青兰色,并有棕黄绿色斑纹。体色的深浅随栖息的环境而变化,水质清澈透明则体色浅,呈半透明状;水质肥而混浊则体色深,且甲壳上附有生物类。青虾的体色也和季节和蜕皮有关。春夏秋三季,青虾生长发育旺盛,蜕皮次数多,体色透明。而在冬季,生长发育绶慢,蜕皮数少,伏池底越冬,体上常附生藻类、污物,因而体色较深。青虾从一个水质转移到另一个水质环境时,体色也会发生变化。如从湖泊中移入池塘里,体色将变深。 (二)、内部结构青虾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生殖、神经、肌肉等系统。其内脏器官大都集中于头胸部,而腹部肌肉较发达。 1.消化系统:青虾的消化管由上下唇之间的口、短管状的食道、胃、中肠、后肠、粗而短的直肠及开口于尾节腹面的肛门所组成。 2.呼吸系统:青虾以鳃进行呼吸。鳃位于胸部两侧的鳃腔之中。 3.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包括心脏、血管和许多大小血窦。 4.排泄系统:青虾的排泄器官和触角腺。 5.生殖系统: 5.1 雌性生殖系统:a.卵巢位于身体背面。成熟的卵巢由并列而对称的左右两大叶组成,从胃的前方向后一直延伸到腹部未端。卵巢各部形态不同,一般可分为前叶、中叶(侧叶)和后叶部分。b.输卵管及雌性生殖孔 输卵管一对。c.纳精囊1个,为雌虾交尾并贮精子的器管。 5.2 雄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生殖孔、雄性交接器组成。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6.肌肉系统:肌肉为横纹肌,由许多肌肉束组成,分布于胸腹部,并以腹部较发达。 二、生态习性 (一)、栖息环境 1.水质:青虾在淡水、低盐度水、硬度较高的水中均能生存。较适宜生长在硬度适中、中性或碱性的水质中生存。 2.水域:青虾多生活在湖泊沿岸浅水绶流、水草多的水域。栖息深度随季节而变化。夏秋季,在沿岸浅水处索饵和繁殖;冬季及早春,在水位较深处越冬。 3.水温:亲虾产卵及孵化期间,较适温度为26~28℃。幼体培育期间,前期以28~29℃较适宜,后期以30~32℃较适宜。成体生长较适温度为 20~30℃。水温降至14℃以下时进入越冬期。 (二)、食性青虾为杂食性动物。其食物包括植物碎片、**碎屑,水生植物,水生昆虫、陆生昆虫的幼体,丝状藻、固着藻,豆饼、米糠、配合饲料、酒糟、螺丝肉、菜叶、蚯蚓、蚕蛹、死鱼、动物内脏等。青虾取食高峰期有两个,**个在4~6月份,尤以4月份为盛;*二个在8~11月份。 (三)、昼伏夜出性青虾一般在白天潜伏在岩石水草等阴暗处,晚上在水底、水草丛中及其他物体上攀缘爬行。池养情况下,白天投饵时,青虾也会出来争食。 (四)、需氧性青虾耗氧率高,不耐低氧环境。椐测定,其耗氧率远**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其窒息点也较养殖鱼类高。三、繁殖与生长 (一)、生殖腺青虾的生殖腺位于胃和心脏之间,肝胰脏的上方。雄性精巢呈白色,表面多皱纹,前端分左右两叶。精巢两侧各有1根迂曲的输精管,向外开口于第五步足基部内侧。雌虾卵巢呈椭园形,前端狭窄,分成左右两叶,后端愈合。未发育的卵巢半透明,充分成熟的卵巢体积很大,呈黄绿色或橘黄色。 (二)、性成熟年龄 5~6月份孵出的虾苗在7~8月份体长达3CM左右时进入**次性成熟。产卵较小个体,珠江流域为1.7CM,长江流域为2.4CM。 (三)、产卵期青虾产卵适温在18℃以上,较适水温为26~28℃。越冬青虾一般从4~5月份开始产卵,6~7月份为产卵盛期,10月份为产卵终止期。4~6月份产卵的虾一般为越冬青虾,7~8月份产卵的虾为越冬青虾和当年新虾。9月份或以后产卵的虾一般仅为当年新虾。越冬青虾4~7月份可连续产卵2次以上,每次间隔 20~25天。 (四)、性成熟的雌虾特征成熟的性腺可以透过甲壳看到很大的橘黄色卵巢团块,占头胸甲背面的很大部分。腹部铡甲的边缘呈淡黄色,且向两侧张开。前4对腹足的基节伸长,内缘出现较长的着卵刚毛。 (五)、交配性成熟的雄虾在雌虾完成交配前的蜕皮后随时可以交配。交配前,雄虾寻找并爬向蜕皮后的软皮雌虾,抬起头胸部,摆出触鞭,伸出长大的第二步足,呈拥抱姿势,然后抱住雌虾交配。交配时,雌虾腹部向上,雄虾压在雌虾的腹部上面,将生殖孔紧贴雌虾第四、五对步足基部间的腹部,然后腹部有力地震动,排出精液,并在雌虾腹面凝结成明胶状的团块,称之为精荚。交配完毕,雌雄吓分开,雌虾藏于暗处。 (六)、产卵完成交配后的雌虾,常在24小时内趁软甲未硬化前完成产卵。产卵时间多在黎明前进行,卵巢内所有的成熟卵一次产生。产卵时,雌虾腹部弯曲,腹肢形成保护卵的通道。然后卵子从生殖孔中产出,通过精荚时,精荚的胶状团块溶解,释放精子而使卵受精。通过精荚后的卵子利用2对腹肢上的刚毛移向抱卵室,**在*四对腹肢的着卵刚毛上粘着,然后顺序在第三、二、一对腹肢上粘着呈葡萄状。开始卵子粘着不牢固,1小时后很牢固。接近孵化时,粘着变得脆弱、易脱落。没有受精的卵子,多在2~3天内自行脱落。 (七)、抱卵数雌虾抱卵数与体长成正比,通常情况是:体长45mm以上的,抱卵数1500~4000粒;体长45mm以下的,抱卵数700~2000粒;当年新虾(体长 24~35mm)的抱卵数,多为 200~500粒。 (八)、孵化受精卵是在雌虾身体上孵化的,因而受精后的青虾又称抱卵虾。水温25℃左右时,约需20天孵化出虾的幼体。雌虾在孵化期间,经常扇动腹肢,使卵周围水流动,为卵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孵化12天后,卵由初期的橘黄色变成淡黄色,并生成1个灰色的斑点,以后卵逐渐变成青灰色,这时透过卵膜可见2个大而黑的眼点,表明幼体即将孵出。幼体出膜时间需1小时,整窝卵孵出约需4~6小时。 (九)、生长青虾一般在3月份水温上升到14℃左右时开始摄食,12月到翌年3月上旬为青虾的越冬期。青虾幼体自从卵孵出后,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都是随着蜕皮而进行的。因而,这里除叙述幼体发育外,将**介绍蜕皮。 (十)、蜕皮机制节肢动物的周期性蜕皮是其生理学上较令人惊奇的问题之一。坚硬外皮的明显优点是对躯体的保护作用,且外骨骼有利于肌肉的附着,但它也严重地限制了动物的生长。因此,身体的增大**伴随着与蜕皮有关的一系列步骤。蜕皮之前,在原有的外骨骼之下局部地生成新的外皮,而中层的旧皮大部分被重新吸收,剩下的旧皮在蜕皮时被蜕下,在新皮变硬前虾的身体迅速增长。 联系人 黄慧 联系电话 15855133078